“蛋雕師傅”小董來電感謝一幫杭州大外接式硬碟學生:
  沒有他們出固態硬碟推薦謀劃策
  我不會從一婚禮企劃個躲城管的街頭小販
  成為月賺八系統傢俱千的網店店主
  □見習記房屋貸款者 霍翟羿 文/攝
  你可能聽說過根雕、核雕,但你聽說過蛋雕嗎?
  家住杭州喬司的董一言就有這麼一門絕活:一把美工刀,一個抽掉蛋液的空雞蛋殼,花上幾十分鐘,董師傅就能在薄薄的雞蛋殼上“變”出一幅活靈活現的圖案來。
  擁有一雙能讓雞蛋殼“變身”巧手的董師傅,這幾年,自己也成功完成了一次“變身”:幾年前他還在下沙學生生活區沿街擺地攤出售作品,過著和保安、城管“捉迷藏”的日子;如今,他已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定製蛋雕的網店,生意好的日子每天接到的訂單都刻不完,每月能入賬8000多元。
  而這些,都是電子科技大學的一群大學生給他出的主意。
  “如果沒有他們,我可能堅持不下來。”董師傅說。
  校園偶遇,讓他的蛋雕生意“起飛”
  董一言,安徽人,今年40歲,2003年來到杭州,做過小生意、打過工。愛好書法的他自己琢磨出了“蛋雕”的手藝,從2005年開始,在下沙一帶沿街擺攤,出售自己的蛋雕作品。
  “本身我就喜歡書法,覺得蛋雕很有意思,琢磨著琢磨著,覺得手藝練得拿得出手了,就打算做這個生意。”董一言給記者看了他最近的幾件作品:一個雞蛋殼上雕著細緻的蓮花和白鷺,寓意“一路連科”,而另一個則是NBA球星麥迪的漫畫形象。
  蛋雕是個細緻活,雕一個“一路連科”,要花一個多小時。
  然而這行營生,沒有那麼好做。董師傅回憶:“剛開始生意不是很好,每個月甚至只能賺幾百塊錢,還要躲著城管。蛋雕易碎,我就做了一個箱子,裡面墊著海綿,打開來能當蛋雕的展示板,合上拎起來就能跑。”
  生活所迫,這是當時董一言的寫照——1993年就結婚的他,有一對子女在安徽阜陽老家,生活壓力很大。
  2009年秋天,當董一言和往常一樣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裡兜售蛋雕作品時,兩個學生找到了他。這兩名學生是賽扶社團(現創行社團)的成員,對蛋雕很感興趣,並提議由賽扶社團給這些蛋雕策劃一條新的出路。
  “一開始我還不相信,哪有這麼好的事情?”董師傅說,“才過了兩天,他們就拿著做好的策劃方案來找我。”
  社團學生的誠意打動了董師傅,他們的攜手努力也由此開始。
  大學生們“蛋蛋相傳”,給蛋雕出謀劃策
  賽扶社團給這個項目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蛋蛋相傳”。
  4年多過去了,如今賽扶社團已經更名為創行社團,”蛋蛋相傳“也成了社團的老牌項目。跟董師傅合作的學生,每年都在換,至今已有好幾十位同學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一方面是幫助董師傅,一方面也是鍛煉我們自己,是一種雙贏。”電子科大人力資源專業大二女生、也是目前“蛋蛋相傳”項目負責人的李玉蓮這樣看待。
  “我們嘗試過很多方式。”李玉蓮說,“開始是想讓董師傅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教學生做蛋雕。後來發現雖然能擴大董師傅蛋雕的知名度,但是對銷量沒有什麼改善。”
  去年4月開始,社團幫助董師傅做起了定製蛋雕的網店,網店裝修、定製分類細化、關鍵詞檢索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同學們分工完成的。
  “大概去年10月11月的時候,生意開始有起色了”,李玉蓮說。
  現在,董師傅不必上街叫賣了,只要在家照著網上訂單的要求雕刻就行。而經過學生們的精心策劃和包裝,以前賣10元一個的蛋雕,如今能賣到20-50元不等。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個月的銷售額有8000多元。
  “抽出來的蛋液,自己吃不完會送給鄰居,天天送天天送,他們都不要吃了。”董師傅笑著說,生意之好可見一斑。
  他希望自己的手藝能傳承下去
  比起前幾年,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董師傅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
  “網店生意越來越好,我一個人經常做不過來,有時候一天要雕十五六個小時。有時候就想收個徒弟,畢竟蛋雕手藝是我一個人琢磨出來的,有個人一起,也好交流交流。”董師傅說。
  “今年兒子要高考,女兒要中考了。”董師傅告訴記者,“女兒對這個還有點興趣,也蠻有靈氣,作為一個愛好也好,想教教她,也算是傳承了這門手藝。”
  而李玉蓮和同學們的策劃,就顯得更加“野心勃勃”一些:“現在手機支付這麼熱門,接下來,我們想要開一個手機網店。還有這個用鵝蛋做成的鏤空蛋雕,包裝更加精美,是我們下一步要推出的產品。另外我們也在聯繫一些禮品門店,看看能不能有合作。”
  看來,董師傅和電子科大學生的攜手,還將“蛋蛋相傳”下去。
  (原標題:沒有他們出謀劃策我不會從一個躲城管的街頭小販成為月賺八千的網店店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50nbnl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